
汇通小额贷款官方网站>> 金融资讯>> 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确定
央行“支农促小”力度不断加大
2013年以来,人民银行系统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增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10月,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将中国农业银行江苏、浙江、湖南、云南、江西、陕西、广东7 个省、538 个县的县域支行纳入到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并延续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监管费减免和营业税减免等扶持政策。
今年1月中旬,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在系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
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持,2月中下旬,人民银行又发布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信贷部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信贷政策实施方式,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
“支农促小”政策密集出台
“从1月中旬关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相关意见的出台,到2月中旬发布意见就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进行部署,仅从今年开年至今的政策发布频率来看,央行在‘支农促小’方面支持力度不小。”国泰君安宏观分析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再贷款的功能定位,2013年,人民银行调整再贷款分类,调整后的流动性再贷款和2013年创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一起,用于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按需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单独设立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以更好地发挥央行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强化央行“支农促小”的信贷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还适当加大了对有关政策参数的调整力度,以进一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三农”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入。
窗口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在一系列政策的促进下,2013年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2013年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万亿元,同比多增3576亿元;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4.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涉农贷款3.39万亿元,同比多增3806亿元。此外,2013年共有21家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11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
不久前召开的人民银行金融市场与信贷政策工作座谈会透露,2014年,人民银行将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主线,引导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继续大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和提高,审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金融创新步伐将加快
记者注意到,在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基础上,2014年1月,人民银行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这是中央银行短期流动性调节方式的创新尝试,此举在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正常流动性供给渠道的基础上,为丰富地方资金提供了支持。
据人民银行有关人士透露,2014年,人民银行将继续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支持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切实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来源:金融时报/汇通小额贷款公司